学团工作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教心学子“三下乡”——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启星伟众,护心护梦”实践团赴伟众康复医疗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5-07-10    作者:单启睿 秦田菁   点击: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特殊教育领域的认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特殊儿童的实际能力,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7月7日,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启星伟众,护心护梦”实践团的7名学子及带队教师卓老师,赴伟众康复医疗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伟众康复医疗中心的唐伟众院长对实践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在启动仪式上,唐院长满怀期许地寄语,希望实践团成员能始终用仁爱之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专业素养与耐心陪伴铺就他们的前行之路,让温暖的光芒照亮孩子的心灵角落。他同时展望,以此次活动为新的契机,与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进行深化联动,携手探索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新路径。启动仪式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牢记院长的殷切嘱托,以专业知识为羽翼,以赤诚爱心为底色,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为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贡献力量。

活动期间,实践团在张俊华副院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伟众康复医疗中心。中心内配备了多项针对特殊脑区进行治疗的专业设施,让师生们见证着这些先进设备如何以科技之力为特殊儿童的康复征程铺就基石;随后,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了特殊教育中心的各类教室,包括各类认知、感统等训练的集体团辅教室以及为个性化辅导设计的一对一单独辅导教室,每一间教室、每一套课程设置,都凝聚着教育者的智慧与匠心,师生们在参观中沉浸式领略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生态图景,深刻体悟到“因材施教”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生动诠释。

本次实践活动以教育与心理学专业知识为羽翼,为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提供支持。活动通过多维度展开:在观察学习中,队员们以专业的视角记录特殊儿童的行为特点与康复需求,为后续服务积累第一手素材;在交流探讨环节,师生与中心教师深入沟通特殊教育的教学策略,分享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思路,让理论知识在实践对话中生根发芽;在互动协助中,队员们深度参与课堂辅助,通过协助教学、辅助美育课程以及感统球类训练、指导手势操等方式,以专业素养为桥梁,协助特殊儿童在基础能力训练中稳步前行,用行动践行着“以爱育爱,以专业赋能未来”的初心。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孤独症、多动症等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现状,对特殊儿童的行为特点及训练方法有了直观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责任与价值。今后,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推动校企联动向更深层次延伸,引领学生在知识与实践的交融中淬炼成长,让青春的智慧与力量,汇聚成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磅礴动能。



编辑:扎西     责任编辑:卓华丽     审核人:季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