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担当作为,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将担当融入实践,积极践行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融爱博誉”实践团队于7月7日至14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蒙阴博誉康复中心进行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同机构中心的老师一起走进班级,与多名特殊儿童进行面对面接触与教导,将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化作特殊儿童逐光路上的羽翼。教导内容多种多样,如协助老师对特殊儿童进行识字训练、看图识人、朗读汉字等等,训练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又或是辅助孩子们进行攀爬、走平衡木、跨栏杆、随音乐进行舞蹈等运动,增强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注意力,促进情绪与社交发展。此外为进一步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团队成员还与机构老师、特殊儿童进行了水枪大战,与老师、孩子们一起在一声声欢声笑语中增进感情,让最珍贵的共鸣产生在童趣碰撞的瞬间。活动结束后,机构特地为团队成员举办了欢送会,成为双向滋养的“成长课堂”:成员们用真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在这些天的收获,并对机构的老师与孩子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同时,机构也表达出对于学院的感谢与支持,感谢成员们在这些天的辛勤付出,并期望可以再次与教心学院开展合作。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一次双向的心灵交流,更是一场教育温度与生命韧性双向解码的旅程:在与特殊儿童的接触中,学生深化了对书本上知识的了解,看到了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对当前特殊教育事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给特殊儿童带去欢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三下乡”的深层意义——让青春撞见需要被看见的灵魂、让专业知识化作托举成长的力量,并传递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温暖与关注,更看到了当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了解到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成员纷纷表示根据不足进一步成长,让爱与专业真正成为守护成长的底色。

该活动的圆满完成,不仅让教心学子经历了一场“知识破壁”的成长蜕变——停留在纸面的专业认知,在与生命真实的互动中生长出共情的柔软与实干的筋骨,更在社会与特殊儿童之间架起一座双向温暖的桥梁。未来,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将持续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历程,秉持“差异不是距离,成长需要并肩”的理念,指引学生把知识洒向祖国大地,让青春在向下扎根帮扶、向上托举希望的循环里,书写知行合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