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内隐自尊一直是内隐社会认知和自尊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内隐自尊是指由于过度学习而自动化了的自我评价,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对内隐自尊的起源了解甚少。因此,心理所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蔡华俭及其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考察了内隐自尊的遗传基础。
内隐自尊既可以表现为一种特质,也可以表现为一种状态。作为一种特质,内隐自尊出现于儿童早期,具有较高的次序稳定性,并且调节与自我相关的神经活动。基于这些线索,蔡华俭等人预测内隐自尊可能不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作用。
为检验内隐自尊是否可以遗传,研究者考察了232对来自北京的双生子,其中117对同卵双生子,115对异卵双生子。内隐自尊的测量采用标准内隐联系测验(IAT),并采用改进后的D分数作为指标。结果与前人一致,中国被试表现出积极的内隐自尊。更重要的是,同卵双生子两人的内隐自尊的相似度高于异卵双生子两人的相似度,表明内隐自尊具有可遗传性。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内隐自尊的遗传度为22%,即内隐自尊的个体差异有22%源自遗传因素;共同环境因素(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解释了13%的个体差异;特异环境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解释了65%的个体差异。可见,除环境影响外,人们的内隐自尊还受遗传的影响。
关于内隐自尊的起源,现有理论认为,内隐自尊是人们日积月累习得的一种自我评价,主要由外部环境决定。简言之,内隐自尊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具备。而蔡华俭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内隐自尊是具有遗传基础的。这一发现还支持了内隐联系测验作为内隐自尊测量的有效性,澄清了一些对于内隐联系测验的质疑。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871、31571148)、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等项目资助,于近期发表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ai, H. & Luo, Y.L.L (2017). The heritability of implicit self-esteem: A twin stud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9, 249-251.